奇点财经

数字资产研究院

  • 首页
  • 财经新闻
  •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数字资产研究院简介
    • 团队介绍
  • 数字研究
  • 行业活动
  • 联系我们

马斯克xAI蓝图借力资源引众议

2024-08-11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8月11日报道。埃隆·马斯克正为其初创企业xAI绘制了一幅宏大的蓝图,其中一项核心战略在于借力外部资源。《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指出,这位科技巨擘正借助多家企业的优势资源,包括人才、数据以及硬件支持,以期加速推动xAI研发出他预言的将于今年12月问世的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系统。

据xAI官方网站及LinkedIn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已吸纳了至少11名特斯拉前员工加入其行列,其中包括六名曾在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技术团队深耕的精英。该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马斯克本人亦多次强调其对特斯拉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他还曾在多个场合强调特斯拉所累积的海量视觉数据,并指出这些数据将成为xAI模型训练不可或缺的资源库。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xAI还巧妙地从其社交媒体平台X那里租赁了至关重要的计算核心——图形处理单元(GPU),这些高性能芯片对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迭代与优化至关重要。xAI还获得了实时访问X平台数据的权限,为其AI系统的训练与优化提供海量且实时的数据支持。去年秋季,马斯克更是公开宣布,X平台的股东将持有xAI高达24%的股份。

然而,这一系列决策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与关注。据CNBC报道,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已正式致函特斯拉董事长罗宾·丹霍姆(Robyn Denholm),就马斯克是否利用特斯拉资源为其旗下包括SpaceX、xAI在内的其他企业谋取私利一事展开问询。

沃伦在长达十页的信函中指出:“特斯拉董事会似乎未能充分履行对股东的受托责任,对于马斯克先生所存在的明显利益冲突问题采取了忽视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还同时经营着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及隧道建设公司The Boring Co,这些复杂的商业版图使得利益纠葛更为错综复杂。

作为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与军事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沃伦曾多次公开表达类似关切,并呼吁美国证监会介入调查。特别是在2022年底,马斯克出售大量特斯拉股份以资助Twitter(现更名为X)的收购案中,沃伦便已向丹霍姆发出过警示信函,要求加强监督与审查。

自2022年马斯克以高达440亿美元的巨资收购社交媒体平台X以来,该平台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收入来源遭遇了显著下滑。据CleanTechnica的最新报道,这一困境的严峻性已不容忽视,迫使马斯克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将矛头指向了一个全球广告联盟及多家知名企业,包括联合利华、玛氏和CVS Health等。马斯克在诉讼中严厉指控这些企业和联盟非法勾结,通过策划“大规模广告商抵制”活动,故意排斥X平台,从而直接导致了该平台收入的急剧减少。

面对马斯克的指控,全球广告主联合会因财力不足选择解散,无法继续与X平台对抗。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特斯拉CEO,马斯克向来嘲笑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广告上的投入,认为特斯拉通过口口相传和社交媒体宣传就足够了。

分类: 元宇宙, 公司前沿

新加坡政府力推电动汽车 中国品牌争相抢滩

2024-08-09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8月9日报道。随着新加坡政府积极扩大激励政策与充电站网络,以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进程,众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正纷纷抢滩新加坡市场。

上周,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Zeekr在新加坡盛大首发了其最新力作——Zeekr X豪华SUV,这款车型将以19.99万新加坡元(约合15.06万美元)的亲民价格亮相。Zeekr副总裁Mars Chen在品牌发布会后表示:“随着新加坡电动汽车转型步伐的加快,我们坚信,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期待已超越单纯交通工具的范畴,转而追求卓越的驾驶感受与便捷性,以此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他进一步表达了对品牌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认为此次发布将显著增强Zeekr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紧随其后,小鹏汽车也宣布正式进军新加坡,通过设立快闪展厅,让公众亲身体验并试驾其明星产品小鹏G6电动SUV,标准版与长续航版分别定价为20.99万新元和22.49万新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在新加坡并非新面孔。作为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巨头,比亚迪自2014年起便深耕新加坡市场,不仅是最早在新加坡推出电动出租车的公司之一,还陆续推出了涵盖卡车、公交车及乘用车在内的全方位电动汽车产品线。此外,广汽Aion、奇瑞等其他中国汽车品牌也相继在新加坡推出了各自的电动汽车产品。

CNBC报道称,马来亚银行证券分析师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寻求全球化发展,新加坡是他们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凭借其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强力支持,成为了这些企业理想的进入点。尽管新加坡市场规模有限,但其作为电动汽车发展前沿阵地的地位不容忽视。”

作为实现2040年汽车全面清洁能源化的宏伟蓝图的一部分,新加坡政府已规划从2025年起逐步淘汰柴油汽车和出租车,并计划于2030年开始淘汰内燃机汽车。根据新加坡交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市场销售的全新车辆中,电动汽车占比显著跃升至约三分之一,这一比例几乎是去年全年18%水平的两倍。

CNBC报道称,新加坡交通部长Chee Hong Tat 曾于七月份指出,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已实现了显著飞跃,政府正不断推出的各项激励措施及排放管理计划,预计将在2024年帮助降低消费者购置电动汽车的前期成本,幅度可高达4万新元,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与接受度。

面对充电基础设施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部长表示乐观,指出充电站的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按照规划,至2030年,全国充电站数量将实现飞跃,达到6万个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已超过7100个。

此前,新加坡政府还宣布将电动汽车早期采用激励计划(Electric Vehicle Early Adoption Incentive,简称EVEAI)的有效期延长两年,直至2025年。根据延长后的计划,新注册的全电动汽车及出租车将享受到附加注册费(即车辆注册时需缴纳的税款)高达45%的折扣优惠,且此优惠设有上限,即每辆车最高可减免15,000新元。这一政策对于降低电动汽车的购车门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不仅如此,为了鼓励更多消费者选择排放更清洁的汽车或出租车,政府还设立了排放回扣制度。注册此类车辆的消费者将有机会获得一定额度的排放回扣,该回扣可直接用于抵消车辆或出租车的附加注册费(ARF),进一步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BMI的分析师在6月份的报告中指出,新加坡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即中期内)进行快速扩张。但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完善,微型交通解决方案(如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等)也十分便捷,同时汽车拥有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些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在规模。该机构预计,在2024年,新加坡的乘用电动汽车销量将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具体增幅为73.7%。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的销量将增长53.4%,而纯电池电动汽车(BEV)的销量增长更为迅猛,将达到74.7%。

分类: 监管行动

肖飒团队 | 直击!香港稳定币立法将出,一文详解发行人监管制度及沙盒安排

2024-08-08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2024年7月,香港财库局发布了《在香港實施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的立法建議 諮詢總結》,明确了价值锚定法币的稳定币在Web3和加密资产行业生态中的重要性并放出了沙盒名单(我们的电商老友某东位列其中,属实闷声干大事)。可以看到,香港政府既认识到加密资产的风险,又意识到其与传统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共生关系。

今天,飒姐团队就用一文说清,香港目前对稳定币的相关监管措施,以及,帮助伙伴们了解,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搭上香港稳定币这波金融快车。

01

详解目前香港拟对稳定币采取的监管措施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定义,稳定币是一种旨在与某些资产(通常是货币)维持相对稳定价值的虚拟资产。由于传统金融体系与虚拟资产市场之间的互联性日益增强,金管局正在为香港的稳定币发行人制定监管制度。

1

稳定币发行人监管

    目前香港暂未通过立法对稳定币进行监管,但后续的立法思路大概率会与此前的咨询文件保持大体一致,我们参考香港财库局(FSTB)和金管局(HKMA)在2023年12月发布的《实施稳定币发行者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为大家简要解读香港对于稳定币发行人拟采取的监管措施,以及申请成为稳定币发行人的条件。

1. 持牌监管

    香港对于稳定币发行的监管措施,遵循传统金融机构的发牌监管模式:所有符合条件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必须获得金融管理专员发出的牌照,换言之,只有持牌机构可以发行稳定币。另外,从咨询文件来看,香港发行稳定币的牌照可能存在两类(或是一类牌照,许可范围存在差别,即俗称的“大小牌”)。资讯文件明确:(1)只有持牌机构可向公众提供购买法币稳定币的服务;(2)只有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发行的法币稳定币才可以被售给普通投资者。未来,可能有部分“币商”仅具有“销售”法币稳定币的行政许可。

    另外,咨询文件同样明确,会给出一个适当的“过渡期”以便现有的稳定币发行人和币商能够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参照香港证监会去年《VATP牌照手册及发牌制度的过渡安排的通函》对加密资产平台的过渡期要求,我们预计留给稳定币发行人、币商的过渡期大约也会在12个月左右。注意,能够享受过渡期的稳定比发行人、币商大概率需要满足“经营真正的业务并设有真正的业务据点” 这一条件,参照VATP过渡期安排,“真正业务”及“真正业务据点”的考虑因素包括:是否有合法的香港主体;是否有香港办公室;主体是否由香港员工管理及控制;关键人员是否长驻香港;是否已经有香港的独立客户及真正的成交量等。

2. 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要求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香港政府对能够申请牌照的主体并不作严格要求,基本上“所有符合条件的实体都可以申请牌照”,但是否能够获得牌照,则取决于平台的具体业务及合规性。简言之,在加密资产这一新兴行业中,港府看重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要做什么”。

    根据咨询文件,香港政府对发行稳定币的主体提出如下合规要求:

3.其他事项

    咨询文件明确,稳定币发行牌照为持续有效的牌照,换言之,一经发牌,除非被撤销,牌照将一直有效。在展业方面,目前咨询文件认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持牌稳定币发行机构可以在香港提供稳定币购买服务,并未强调必须卖给专业投资者,这意味着持牌机构发行的稳定币有较大概率能够出售给一般公众。

02

稳定币沙盒

怎么玩?

    2024年3月12日,香港金管局发布《香港稳定币沙盒安排》,正式推出香港稳定币监管沙盒制度。根据金管局的信息,设立「沙盒」的目的,是测试稳定币发行人的业务流程,评估他们如何合规和可持续地在香港开展稳定币业务。因此进入「沙盒」的申请者需要展示详尽且具备一定可行性的业务和「沙盒」计划。

1

如何申请加入稳定币沙盒?

    目前,申请渠道就一个(比较old school):通过金管局官方邮箱stablecoin_sandbox@hkma.gov.hk向金管局表达加入稳定币监管沙盒的意向,并等待金管局的联系,金管局可能还会向申请人索取更多资料。金管局处理申请的时间不确定,取决于申请人自身商业模式的复杂性、申请人所提供数据是否充足和数据的质量,以及,申请人对于金管局后续问题和要求的响应速度和周详程度。

    目前,评估申请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1. 申请人是否能展示有真实意愿和合理计划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

2. 申请人能否展示参与“沙盒”的具体计划。

3. 申请人能否给出符合拟议监管要求的合理预期。

2

已经加入稳定币监管沙盒的主体

    目前,根据金管局的信息,已经成功加入稳定币沙盒的有三家单独或联合主体,其中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大陆地区电商大哥某东亦列名其中,剩下两家同样实力极为强大。

    据飒姐团队了解到的消息,某东已经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1:1挂钩的加密货币稳定币计划提上日程,名称暂定“某东稳定币”,从技术上看,这是一种基于公链发行的加密货币,价格与港元(HKD) 1:1挂钩,底层资产目前并未作披露,但据某东币链科技公司宣称,底层资产由高度流动且可信的资产组成,安全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中,能够通过定期的披露和审计报告,对储备的完整性进行严格验证。经查询,发币主体某东币链科技已获得香港证监会发给的1号(证券交易)、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和9号(资产管理)牌。

3

沙盒不等于已经持牌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沙盒并不代表已经获得发行加密稳定币的牌照,以某东为例,如果稳定币发牌制度完善后,某东发行稳定币的沙盒测试结果较好,(稳定度高、合规性好,能够创造大量经济价值)那么某东依然需要向监管机构申请牌照,但可以将沙盒测试的结果直接作为申请持牌机构的依据,极大增加获发牌的概率。从这个角度来说,进入沙盒就等于在香港稳定币的大潮中占据了先机。

写在最后

    了解香港金融制度的伙伴们都知道,自1983年开始,香港金融管理局就规定了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货币发行权下放至汇丰、中银、渣打三家发钞行,发钞行每发行7.8港元的钞票,就要向金管局上缴1美元,领取负债证明书后,才能开始印钞)当发钞行要收回钞票的时候,要拿出负债证明向金管局兑回美元,然后从市场手中换回港元。但是,虽然三家银行都有货币发行权,但是却没有“铸币权”,三家银行只是把设计好的钞票样式和发行货币的数量交给香港印钞公司,再由香港印钞公司统一发行。这也是为什么除10元港币外,其他港币都会印刷上“憑票即付”4个字,这意味着,发钞行发行的港币实质上是一中“兑换券”。

    不少伙伴们此时应该能够意识到,香港的传统金融体系实际上与稳定币的发行逻辑具有多个相似之处,要把稳定币视为一种法币“兑换券”也不是不行。因此,飒姐团队认为,香港对于稳定币的监管天生有着领先优势,这也意味着,法定货币稳定币在香港的发行阻力较小。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拿下法定货币稳定币的发行牌照,对于任何主体而言都很可能意味着下一个百年的持续繁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读者!

分类: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观察与评论

法官裁定谷歌非法垄断搜索业务

2024-08-07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8月7日报道。周一(8月5日),美国一名联邦法官作出历史性裁定,认定谷歌在搜索与文字广告两大市场领域内存在非法垄断行为。这起由政府在2020年发起的诉讼,指控谷歌通过构建进入壁垒及利用维持市场主导地位的反馈循环机制,稳固了其在通用搜索市场的份额。法院最终判定,谷歌此举违反了旨在禁止垄断行为的《谢尔曼法》第二条。受全球股市普遍波动的影响,Alphabet公司的股价在周一遭受重挫,跌幅超过4%。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不仅司法部,还有由科罗拉多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领衔、横跨38个州及地区的两党总检察长组成的联合小组,也针对谷歌提起了相似但独立的反垄断指控。这两起诉讼在审前阶段进行了合并处理,包括证据收集等关键步骤。

此次裁决中,法院尤为关注谷歌与Android及苹果之间的独家搜索协议,认为这些安排显著加强了谷歌在搜索领域的反竞争行为,并巩固了其市场霸主地位。特别是针对iPhone和iPad等苹果设备上的合作,法院指出其进一步助长了谷歌的垄断优势。

关于案件细节,法院明确指出,通用搜索服务是谷歌核心搜索引擎的关键组成部分,历史上与雅虎等对手激烈竞争。同时,法院也界定了通用搜索文字广告的定义,即那些与搜索结果紧密相关的文字广告。尽管谷歌在这两个领域均被认定为具有垄断地位,但法院也指出,通用搜索广告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独立市场,因此不存在垄断控制的问题。

此次裁决标志着数十年来,科技巨头首次在反垄断诉讼中遭遇重大失利,也为行业监管树立了新的标杆。在判决书中,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法官Amit Mehta明确指出:“谷歌作为垄断者,持续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巩固并维护了这种垄断状态。”

司法部长Merrick Garland称该裁决为“美国人民迎来的历史性胜利”,她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任何企业,无论其规模如何庞大、影响力如何深远,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司法部将坚定不移地强化反垄断法的执行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面对裁决,谷歌全球事务总裁Kent Walker发表声明,表示公司计划对裁决提起上诉,并强调法院对谷歌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他在声明中写到:“这一决定认可了谷歌提供卓越搜索引擎的事实,但遗憾的是,它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我们不应轻易保持这份领先。在后续的司法程序中,我们将持续专注于创造用户认为既实用又便捷的产品,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鉴于谷歌已明确表示将提起上诉,整个法律流程预计将持续数月乃至数年。然而,此裁决的最终影响不容小觑,它可能彻底改变谷歌向全球用户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方式,削弱其在与设备制造商及在线服务提供商谈判高价交易时的议价能力,这正是本案的核心焦点所在。而在诉讼初期,美国反垄断官员便未排除对谷歌进行分拆的可能性,并发出警告称,谷歌的当前行为可能阻碍未来竞争者的崛起。

与此同时,法院也在积极探讨其他可能的补救措施。CNN报道称,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强制谷歌实施“选择屏幕”,即在用户界面中明确展示其他搜索引擎选项,以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用户的自主选择权。此外,尽管罚款并非美国反垄断体系的主要执法手段,特别是对于谷歌这样规模庞大、利润丰厚的公司而言,罚款往往难以构成实质性威慑,但该公司仍有可能面临经济处罚。

本次裁决为谷歌在反垄断战场上再添一败绩,这是其第二次在重大反垄断诉讼中遭遇不利判决。回溯至2023年12月,加州联邦陪审团已作出裁决,认定谷歌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在专有应用商店内实施了非法垄断行为。目前,该案的后续处理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法庭正审慎考虑并讨论一系列可能的补救措施。不过,此案与拜登政府于2023年针对谷歌广告技术业务发起的另一项反垄断诉讼不同,后者聚焦于谷歌在广告技术领域的市场行为,此案的审理日程定于今年9月初。这项裁决也可能成为其他重大科技反垄断案件的风向标,包括针对苹果和亚马逊的案件。亚马逊和苹果都称针对他们的反垄断诉讼“在事实和法律上都是错误的”。

分类: 公司前沿, 监管行动

OpenAI联合创始人离职加入对手公司

2024-08-06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8月6日报道。OpenAI再度迎来人事变动,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宣布即将离职,并决定投身于该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担任协调关键职责的职务。Anthropic成立于2021年,由一群前OpenAI员工创立。

Schulman于X平台正式公布了这一个人决策,表示此举源于他深化对人工智能协调领域的执着追求——即致力于科学确保人工智能按预期轨迹稳健运行,并渴望投身于更多实质性的技术实践之中。

“我决心在Anthropic平台上追寻这一目标,因为我坚信,这里将为我开启全新的视野,让我有幸与一群同样深入钻研我最为热衷课题的精英并肩作战,”Schulman写道,“我相信即便我离开了,OpenAI及其团队依然能够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不断创造辉煌。”

届时,Schulman将与Anthropic的另一位资深领导者Jan Leike共同开展业务。值得一提的是,Jan Leike此前同样出于对未来安全性可能被业务压力边缘化的忧虑,离开了OpenAI,选择加入Anthropic。这两位前OpenAI高管的联手,无疑为Anthropic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与期待,也预示着AI领域内新一轮的竞争与合作即将拉开序幕。

尽管OpenAI时常成为公众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的方法论及实践路径上饱受关注,但Schulman明确表示,他选择离开并非出于公司对其支持不足的考量。

“需明确的是,我离开并非因为OpenAI缺乏对协同研究(特别是人工智能与人类利益协同)的支持,”他强调,“实际上,公司领导层始终高度重视并投资于这一领域。”他表示:“我此次的决定,纯粹是出于个人职业规划的考量,是基于我对未来职业生涯新阶段所期望聚焦方向的深思熟虑。”

对于Schulman的离开,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了一条回复帖,他地对舒尔曼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舒尔曼在OpenAI初创时期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舒尔曼先生不仅是我们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更是为OpenAI奠定了坚实初始战略框架的重要贡献者。”

此外,OpenAI总裁兼联合创始人Greg Brockman在公司工作了九年后,将延长休假时间(至今年年底),以“放松和充电”。提及Brockman,他在公司内部被亲切地称为“GDB”,并在去年奥特曼短暂卸任期间,成为其坚定的支持者。当奥特曼遭遇解雇风波时,Brockman毅然选择辞职以表立场。上周,Brockman在社交媒体X上分享道,这次休假是他自公司成立以来难得的放松时刻。

OpenAI产品副总裁Peter Deng亦在数月前离职,Peter Deng曾领导Meta、Uber和Airtable的产品,去年加入OpenAI。Brockman和Deng离职的消息早些时候由The Information报道过。加之今年早些时候安全团队的数名成员的相继离开,OpenAI正经历着深刻的人事调整。

这一系列变动使得这家初创企业的面貌与一年前乃至2015年创立之初相比,已大为不同。随着Schulman和Greg Brockman的相继离场,OpenAI最初的创始团队现仅余Wojciech Zaremba与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两位成员坚守。

分类: 元宇宙, 公司前沿

全球市场暴跌 市场倒逼Fed降息?

2024-08-05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8月6日报道。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阴霾笼罩之下,美股市场周一开盘后遭遇重创,三大核心指数悉数深幅下挫,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指)在开盘初期更是遭遇了超过6%的断崖式暴跌,而标普500指数紧随其后,一度暴跌逾4%。随着交易时段的推进,美股跌幅有所缓和,但仍保持在显著水平。截至收盘,纳指最终收跌3.48%,标普500指数下滑2.9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道指)也未能幸免,出现2.58%的跌幅,市场整体呈现出一片惨淡景象。

早在美股暴跌之前,全球股票市场已经经历了数次水深火热的考验。日经225指数在本周一的交易中暴跌12.4%,日本东经指数同样遭遇了超过12%的暴跌;香港恒生指数收盘下跌247.15点,跌幅为1.46%;英国富时100指数(FTSE)跌幅达到2.04%,最低触及7,915.94英镑。

代表市场风险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在周一更是出现无前例的盘中飙升。该指数一举跃升至65.73的高位,较上周五的收盘价激增约42点,日本股市的跌幅则一度超越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历史记录。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VIX指数收盘虽有所回调,但最终仍上涨34点,达到57.15,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水平。

此番美国股市暴跌的根源,主要归咎于美国科技板块龙头企业的集体下挫,其中包括英伟达、苹果、亚马逊及谷歌等昔日涨势如虹的科技巨头,股价皆出现显著下滑,对市场情绪造成了沉重打击。根据彭博的信息,英伟达下跌 12%,苹果下跌 9.3%,亚马逊下跌 7.4%,Meta 下跌 7.6%。谷歌下跌 5.4%,微软下跌 4.9%。

在股票暴跌前夕,资深的投资人已经开始持有现金。上周末,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举措曾引发广泛关注与猜测,因为他所控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公司在抛售大量苹果股份后,截至6月30日,其现金储备激增至276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大幅提升,这一变动不禁让人揣测巴菲特是否对股市前景持审慎态度。

专家分析指出,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投资者纷纷采取避险策略,大量资金涌入美国国债市场,推动国债收益率下降,进而促使抵押贷款利率也随之下调,为部分借款人提供了难得的再融资机会。然而,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信心的普遍不足与对未来的谨慎预期。

另外,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7月份仅实现了温和增长,新增就业岗位数仅为11.4万,远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失业率攀升至4.3%。尽管存在就业市场的挑战,但通胀率已经接近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水平。但考虑到就业市场的状况,美联储在未来(尤其是下个月)可能会进行降息。有多方预测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多次降息,包括Cetera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Gene Goldman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由于经济形势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美联储官员在即将举行的会议上可能会更新其经济预测,并可能调整对利率路径的预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失业率的显著上升触发了经济学界广为关注的“萨姆规则”,该规则自上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已成功预测了美国历次经济衰退。其核心指标在于,若失业率在过去12个月内上升至少半个百分点,则可能预示着美国经济即将步入衰退周期。当前数据的显现,无疑为这一预测增添了更多的可信度,也使得全球经济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由于正值美国总统竞选年,昨天美股的暴跌也给今年的总统选举增添了一些话题。特朗普在周一针对市场剧烈波动发表了评论,他并未将矛头指向科技股泡沫,而是将责任归咎于其竞选对手——现任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并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直言不讳地写道:“卡马拉崩溃!”

特朗普的搭档、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万斯(JD Vance)则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立场,他借股市动荡之机,对哈里斯的领导能力展开了猛烈抨击。在社交媒体上,他写道:“当前局势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亟需稳定的领导力来掌舵——正如特朗普总统过去四年所展现的那样。”“遗憾的是,卡马拉·哈里斯在面对媒体时显得畏首畏尾,难以在艰难时刻引领国家前行。”值得注意的是,两篇帖子均未提及现任总统乔·拜登。

对此,民主党方面迅速作出回应,发布了一篇针锋相对的帖子,强调特朗普执政期间的就业市场表现。“特朗普总统卸任时,就业岗位数量竟少于其上任之初,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负增长’总统之一。反观总统@JoeBiden与副总统@KamalaHarris,自他们上任以来,已助力创造了近1600万个就业岗位。”

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中东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冲突成为了投资者普遍担忧的问题。这种担忧导致了国际油价的显著下跌,油价已经降至六个月以来的最低点。除了经济因素外,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也加剧了油价的不稳定。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一上午9:16,市场反应显著,WTI原油价格应声下跌0.76%,收报每桶72.96美元;布伦特原油价格亦未能幸免,下滑0.66%至每桶76.30美元,两者均创下了近期的新低。

值得一指的是,全球加密市场也没能幸免于市场的暴跌。比特币在周一曾经在24小时内下跌逾6.5%,截止记者发稿,比特币交易价格为54356.7美元;另一主要数字货币以太币也未能幸免于难,暴跌21.72%至2277美元,交易价格滑落至2024年一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两币领头之下,一众在美国上市的加密货币相关公司股票也随之暴跌。加密货币挖矿领域的领头羊CleanSpark(CLSK.O)、Bitfarms以及Riot Platforms(RIOT.O)股价分别下跌了12%至25%不等。Coinbase(COIN.O)的股价大幅下跌18%,比特币的重要持有者及买家MicroStrategy(MSTR.O)股价接近暴跌23%。

分类: 监管行动

摩根士丹利将于 8 月 7 日开始向客户推介 BTC ETF

2024-08-04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8月4日报道。据CNBC报道,周五(8月2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向其金融顾问团队宣布,将允许其顾问向特定客户群体推荐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意味着着比特币投资渠道向主流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渗透。

据可靠消息源透露,摩根士丹利麾下约15000名金融顾问自下周三(8月7日)起,便可面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推介两只比特币ETF——贝莱德的iShares Bitcoin Trust与富达的Wise Origin Bitcoin Fund,为客户提供更多元的资产配置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士丹利在推进过程中亦设置了严格的门槛:仅面向净资产至少150万美元、具备高风险承受能力且愿意进行投机性投资的客户开放比特币ETF的推介。同时,这些投资仅限于应税经纪账户,排除在退休账户之外,以控制风险。此外,摩根士丹利还将密切关注客户的加密货币持仓情况,以防过度暴露于这一高波动性资产类别。

目前,摩根士丹利仅批准了对贝莱德与富达旗下比特币ETF的推介,而此前提供的Galaxy和FS NYDIG私募基金产品已逐步退出市场。对于新获批的以太币ETF市场,该行持观望态度,尚未明确是否将提供相应产品的访问权限。

在所有大型投行中,摩根士丹利规模最大。该公司的咨询网络管理着 3.75 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包括 1 万亿美元的自管客户账户。financialplanning.com 提供的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在其所有银行部门管理着 6.2 万亿美元的资产。  VanEck 数字资产产品总监 Kyle DaCruz在接受 CoinTelegraph 采访时 表示,该公司管理着数万亿美元的资产,获得大型证券公司的支持对于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来说意味着“游戏规则的改变”。

不过,此前摩根士丹利对新兴ETF持谨慎态度,限制顾问主动推销,仅允许客户主动探索。这一保守策略不难理解,比特币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包括市场抛售、大型交易平台FTX的崩溃以及金融巨擘如摩沃伦·巴菲特等人的质疑的一系列事件,而据高盛、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及富国银行等四大银行的官方发言人确认,它们目前仍维持上述政策未变。

摩根士丹利改变政策之际,加密货币投资者正大举押注特朗普将在 11 月赢得总统大选,他们希望这位前总统入主白宫后能放宽行业监管。今年年初,美国证监会(SEC)已经批准了11只比特币现货ETF。

分类: 公司前沿, 数字资产

Meta广告业务领跑市场 AI投资仍未盈利

2024-08-02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8月2日报道。周三(7月31日),Meta发布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亮眼第二季度财报,然而Met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仍未获得回报。公司管理层表示,这些投资是面向未来的长期布局,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为公司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实现投资的丰厚回报。

Meta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实现了22%的增长,总额达到390.7亿美元,其中广告业务贡献了高达98%的销售额,主要来源于Facebook和Instagram两大平台。这一增长率甚至超过了Alphabet旗下谷歌广告业务的两倍,后者在同期仅实现了11%的增长,销售额为646亿美元。

与此同时,尽管规模较小,但Pinterest和Spotify等公司在财报中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增长势头,收入分别增长了21%和20%,进一步印证了数字广告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财务官苏珊·李进一步分析指出,Meta的广告业务继续受益于在线商务、游戏、媒体及娱乐等多个行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尽管整体增长有所放缓,但Meta通过提升广告业绩,成功推动了整体广告价格的上涨。针对苹果iOS隐私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扎克伯格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Meta更新后在线广告平台的核心支柱,有效应对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受财报利好消息影响,Meta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幅上涨7%,同时公司还上调了2024年的资本支出预期,展现了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CNBC报道称,分析师认为Meta通过人工智能重塑了广告技术体系,提升了用户参与度,进而推动了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他建议投资者积极增持Meta股票。

不过,Meta在人工智能与元宇宙领域的巨额投资仍在持续进行中,每一季度均承载着数十亿美元的亏损压力。为应对挑战,扎克伯格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旨在稳定并提振公司股价,如实施裁员计划、推出5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方案,并史无前例地发放季度股息。

扎克伯格对Meta AI聊天机器人寄予厚望,预计其将于年底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人工智能助手之一。他坚信,随着技术进步,几乎所有企业都将依赖于至少一个(甚至多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来优化客户服务与互动体验。反观行业趋势,微软与Alphabet等科技巨头的最新财报透露出市场对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的审慎态度,部分投资者已经开始质疑巨额投入与商业效益之间的正比关系。

苏珊则表示:“鉴于我们在人工智能研究与产品开发上的坚定投入,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迎来显著增长。”Meta已将其2024年的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370亿至400亿美元之间,这一数字明显高于早先设定的350亿美元下限。

李进一步阐释了Meta AI战略的双重战略意义:“我们的‘核心AI’策略旨在深化广告平台与推荐系统的智能化,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与广告效率,最终转化为可观的收入增长。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商业模式的重塑。”

谈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长期投资,李持谨慎乐观态度:“我们并不急于求成,不期待它在2024年就能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前沿技术将为我们开辟全新的收入渠道,确保我们的每一分投资都能在未来收获丰厚的回报。”

分类: 元宇宙, 公司前沿

EB-5资金审查趋严 829阶段资金来源审查标准成焦点

2024-08-01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最近,Kurzban Tetzeli & Pratt律所在IIUSA官网发布了他们基于信息公开法(FOIA),针对移民局的一项诉讼,要求移民局公开有关829阶段(临绿转永绿阶段)EB-5资金审查标准的。该诉讼聚焦于EB-5投资移民项目中货币互换机制的审查加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投资者和中国科技公司资金的额外审查趋势。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IIUSA与Kurzban Kurzban Tetzeli&Pratt(KKTP)律师事务所,依据《信息自由法》(FOIA)发起了多起诉讼,在此期间,他们详尽分析了逾五千页的核心文档资料。

针对投资者利用“货币互换”机制筹措EB-5投资资金的现象,这一策略,亦称“非正式价值转移”,广泛流行于需要将本地货币转换为美元以投资美国的情境中。具体操作为:投资者先将本土资金交付给第三方,随后该第三方将其在美国(或货币流通无碍的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转移给投资者或其新成立的商业实体。此方式尤受来自货币出口受限国家(如中国和越南)投资者的青睐,因它能有效规避直接跨境转移资金的限制,促进EB-5投资的顺利进行。

然而,自2017年起,EB-5法律界开始注意到,针对采用货币互换策略的投资者,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发出了大量证据请求(RFE)。即便此类货币兑换手法长期被视作合法且普遍的融资手段,USCIS却要求投资者不仅要证明EB-5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还需追溯并证实任何参与货币互换的第三方资金来源同样合法合规。这一要求甚至波及了多年前的投资项目,导致无法提供充分证明的投资者面临I-526申请被拒的困境。

Kurzban Tetzeli&Pratt表示,这些RFE及拒签决定实则源于USCIS内部的一项明确决策,该决策标志着对货币互换案件处理政策的根本性转变。具体而言,2017年2月的一封USCIS内部邮件,标题直指“非正式资金转移/第三方货币互换/非正式价值转移”,明确披露了“我们在IVT(非正式价值转移)领域的新政策导向”。邮件中指出,基于与欺诈检测和国家安全部门(FDNS)、IPO领导层及首席法律顾问办公室(OCC)的深入讨论,IPO即将推出针对货币互换的全新指导原则。

新指南的核心要求包括:当申请人通过第三方进行涉及“互换”资金的转移时,裁决官员可能会因缺乏充分证据以证明投资资本确属申请人所有,或该资本直接/间接来源于合法途径,而对此类申请持审慎态度。此外,指南还建议裁决官员要求投资者提供货币兑换商的许可及注册信息,以及证明第三方如何合法获取用于货币兑换美元的详细资料。这些通过FOIA诉讼艰难获取的内部文件,不仅印证了EB-5行业从业者的广泛不满与挫败感,更揭露了USCIS在联邦法庭文件中屡次否认政策变更的真相——即其实际已将新的货币互换指导原则追溯应用于既往的EB-5案件之中。

Kurzban Tetzeli&Pratt还提到了其他涉及货币互换的其他主要发现。

Kurzban Tetzeli&Pratt指出,USCIS已经建立了详尽的内部指导体系,并对裁决官员进行了专门培训,以加强对货币互换案件的审查。这种培训要求官员在评估EB-5申请时,特别关注并收集关于货币兑换过程的详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兑换商获取美元的途径、投资者与第三方的协议、资金流动的完整路径以及兑换商的许可文件等。尤为重要的是,USCIS明确指出,仅凭投资者的宣誓书不足以证明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若第三方兑换商无法或不愿合作,则案件很可能被拒。

此外,为了更有效地监控和追踪涉及货币互换的EB-5案件,USCIS开发了“IVT追踪器”这一内部工具,要求IPO裁定者在处理I-526和I-829阶段的申请时,必须将有关第三方货币兑换商的信息录入追踪器。此外,根据2019年的指导备忘录,任何在IVT追踪器中出现超过五次的货币兑换商,都可能被提交至执法数据库进行进一步审查。这一机制还配备了自动警报系统,当同一货币兑换商被多个投资者使用时,会立即向裁定者发出警示,从而实现了对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控。

目前,USCIS已经与包括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ICE国土安全调查局、国税局和国务院在内的多个执法机构建立了“IVT工作组”,共同应对货币互换问题。这些机构表示出对调查货币兑换商的兴趣,旨在评估其是否存在违反洗钱法、电信欺诈、邮件欺诈、结构化和大量现金走私等违法行为。这种跨部门合作不仅提升了执法效率,也加大了对货币互换行为的打击力度。

简而言之,从文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货币互换在IPO中面临的审查不会很快消失。

Kurzban Tetzeli&Pratt还提到,美国移民局正瞄准来自中国投资者和中国科技公司的资金。

文件提到,一份标题为“中国威胁”的IPO内部培训幻灯片,其内容几乎完全引用了美国高层执法官员的言论,如联邦调查局局长Christopher Wray,他称中国政府“窃取技术并利用其削弱美国商业”,更将中国的行为比作“东德监视噩梦与硅谷技术的结合体”。此外,幻灯片还引述了前国家情报局局长的言论,将中国视为“当前美国及二战后全球民主与自由面临的最大威胁”。然而,这些激烈言辞与EB-5裁决的具体关联在幻灯片中并未明确阐述。

Kurzban Tetzeli&Pratt指出,“中国威胁”的标签非但没有增强公众对中国投资者案件裁决公正性的信心,反而揭示了FOIA调查结果中蕴含的深层问题——对中国的不当偏见如何渗透至具体的EB-5政策执行之中。例如,内部邮件显示,IPO裁决者接到了“管理指令”,要求他们严密审查与中国共产党的关联记录。更甚者,IPO还成立了“非法实体资金来源工作组”,该工作组明确将“我们关注的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在IPO和FDNS培训中被重点提及的实体,列为解决非法资金来源问题的主要对象。

该IPO指导意见在I-829申请阶段对资金来源审查的明确监管界限上显得含糊其辞,似乎有意回避了关键性的监管要求。

长期以来,一项既定规则明确指出,I-829申请因资金来源问题被拒的唯一前提是政府必须“确切知悉”投资者的资金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这一标准远远超出了仅仅发现资金来源记录存在法律或事实上的瑕疵(正如USCIS的“尊重”政策所暗示的那样),它要求USCIS掌握确凿的新证据,直接证明资金来源的非法性。然而,尽管IPO培训中提及了该法规,却未深入探讨其对裁定者在质疑I-526申请阶段已作出的正面资金来源决定时所构成的实质性限制。

USCIS在裁定资金来源问题时,其裁定者接受了广泛培训,能够跨越EB-5记录的传统界限,深入探索其他机构的数据资源。例如,他们被训练如何查询国务院的综合领事数据库(CCD),这是一个涵盖非移民签证申请信息的庞大数据库。IPO审裁员被明确要求利用CCD信息筛查EB-5投资者及其资金来源链中相关人员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在华为或其子公司等敏感机构的就业史、为涉及中国共产党或军事机构的政府实体工作、以及使用可能暗示外国政府联系的公务护照等情况。

此外,官员们还被严格指导要仔细比对投资者在DS-160(非移民签证申请)与EB-5申请中就业历史的陈述,任何不一致之处都可能触发RFE(补件通知)或NOID(意向拒签通知)的发放,若未能得到满意解决,最终可能导致申请被拒。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官员们在处理通过领事官员笔记发现的问题时,被指示采取保密措施,以避免信息泄露。

分类: 监管行动

香港就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发表咨询总结

2024-07-17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7月17日报道。7月17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发表了关于在香港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的咨询总结。

这项为期两个月的公众谘询在今年2月完成,期间共收到了108份来自市场参与者、行业组织、商会和专业团体以及其他持份者的意见书。随着虚拟资产的日益普及和持续发展,绝大部分回应者都认同有必要为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引入监管制度,以适当管理潜在的货币与金融稳定风险,并提供具有透明度和合适的规限。回应者普遍支持建议的监管要求及实施安排,并在书面意见中提出了优化建议。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除了现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制度,建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将进一步加强香港的虚拟资产规管框架,使其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并有效缓减发行法币稳定币相关活动对金融稳定所构成的风险。”接下来,财库局和金管局将根据回应者的意见和建议,敲定立法建议以实施监管制度,并会尽快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该文件在目录中列出了12项主要意见。首先,回应者普遍支持咨询文件中提出的稳定币定义,并建议明确涵盖使用去中心化方式运作的分布式分类账(如联盟链)上发行的稳定币。当局采纳了这一建议,修改了稳定币定义,以包括去中心化运作的分布式分类账。

尽管部分回应者建议对参考单一货币与多种货币的法币稳定币采取不同监管方式,但当局认为两者均可能对传统金融体系构成风险,因此决定将所有法币稳定币纳入监管范围。当局将根据发行人业务运作的复杂程度制定相称的要求。

其次,对于受监管活动的范围,回应者广泛支持将法币稳定币的发行活动作为监管重点,认为这有助于应对金融稳定风险及加强用户保障。此外,部分回应者还建议将储备资产的管理及托管、私人密钥的储存及钱包服务等纳入监管范围。当局表示,在牌照申请评估中会考虑这些活动的监管方式。

第三,在发牌范围方面,回应者普遍同意将法币稳定币发行纳入监管范围,并对“向香港公众积极推广”的定义提出了澄清要求。金管局表示,将考虑一系列因素来判断某人是否构成积极推广,并强调任何人就非持牌法币稳定币发行活动进行推广均属违法。

第四,就发牌准则及条件来说,回应者支持全额储备支持的要求,并提出了实时对账的潜在困难。当局强调全额储备的重要性,并允许发行人证明有措施(如超额储备)以遵守这一要求。另外,回应者要求储备资产必须为优质及高流动性,并建议提供详尽的投资组合指引。当局表示将采取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考虑发行人的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来制定合适的投资政策。回应者还就分隔及保管储备资产、风险管理及管控程序、披露及汇报要求、业务活动限制、在香港有实体公司、财政资源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当局表示将在制定详细指引时进一步考虑这些建议。

第五,在监管权力与调查权力方面,回应者广泛支持赋予金融管理专员对持牌人的监管权力,包括批准管控变更、要求提交报告、进行现场检查等。当局表示将保留这些监管权力,并按需要以公平公正方式行使。同时,回应者一致同意赋予金融管理专员对持牌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调查权力,以确保其遵守监管要求。当局表示将保留这一权力,并与执法机构保持紧密沟通,及时处理可疑活动。

第六,回应者普遍认为有必要就法币稳定币相关罪行施加刑事及民事罚则,以确保有效阻嚇违法活动。当局表示将参考其他金融监管制度,制定适当的罚则,并与律政司进一步商讨以确保其足够严厉以达致效果。

此外,该文件还讨论了其他一些关键事项。在过渡安排方面,大部分回应者同意设立过渡安排,但部分建议延长不违例期以给予更多时间调整。当局表示将设立为期六个月的过渡安排,认为这已足够给予现行稳定币发行人时间调整以符合监管要求。

回应者亦普遍强调公众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对保障用户及促进虚拟资产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当局表示将与市场参与者合作加强公众教育宣传。而在国际合作上,回应者及当局均关注国际监管发展,并考虑与其他司法管辖区建立监管合作机制。当局表示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讨论,并与其他监管机构保持沟通,以适时制定相关政策。

分类: 数字资产, 监管行动

农夫山泉就香港消委会报告发声:要求澄清溴酸盐争议否则将进一步行动

2024-07-16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7月16日报道。7月15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消委会”)公布了饮用水检测报告。该报告显示,农夫山泉与百岁山的产品中检测出了溴酸盐成分。随后,农夫山泉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封致香港消委会的律师函。农夫山泉强调,其产品完全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并要求消委会立即澄清事实。与此同时,百岁山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已通过法务部门与香港消委会进行了交涉。

报告中,消委会测试了市面上30款瓶装水样本,称未有有害物质超出世卫的相关准则值,但其中2款内地天然矿泉水检出溴酸盐,达到欧盟上限,大量饮用可致恶心、呕吐及腹泻。

溴酸盐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由消毒剂臭氧氧化天然水中的溴化物产生的副产物。长期或大量摄入溴酸盐可能导致恶心、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影响肾脏和神经系统。国际研究认为其中一种溴酸盐——溴酸钾可能对人类有致癌风险。因此,各国制定了饮用水标准来限制其含量,以保障公众健康。

报告指出,百岁山及农夫山泉检出每公升3微克溴酸盐,达到欧盟订定适用于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最大限值(每公升3微克)。除此之外,消委会还列出了18款总评满分(五星)的瓶装水,包括屈臣氏 pure distilled、怡宝饮用纯净水、清凉矿物质水等等。

该报告迅速引起行业及公众关注,包括被测试的两家内地企业。7月16日,农夫山泉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封致香港消委会的律师函,明确指出消委会在检测报告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包括适用标准类别错误、标准判定错误以及评价语言不专业且有误导性。具体如下:

一是适用标准类别错误。被检测的农夫山泉产品为饮用天然水产品,而非天然矿泉水。然而,消委会在评价时错误地将其归入“天然矿泉水”序列,并适用了欧盟的“天然矿泉水”标准。实际上,根据欧盟的“饮用水”安全标准,溴酸盐的安全含量为不超过10微克/升。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产品的溴酸盐含量为3微克/升,远低于这一标准,同时也符合中国、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日本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各地的饮用水安全标准。

二是标准判定错误。农夫山泉产品生产和销售于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地区,应严格遵循所属区域的法规标准。消委会强行将中国香港地区销售的产品套用并不适用的第三方标准,忽视了不同法规下的生产和技术背景差异,得出的结论既不科学也不严谨。即使按照消委会所引用的欧盟天然矿泉水标准评价,农夫山泉产品的溴酸盐含量也完全符合规定。

三是评价语言不专业、有故意误导性。农夫山泉指出,任何标准只有“合格”或“不合格”两种结果,而消委会在报告中使用了“达到上限”等模糊表述,极易误导消费者认为产品存在安全风险。此外,消委会在文章中提到的“多用”、过量食用溴酸盐会引起恶心等说法,更是缺乏专业性和严谨性,极易引发消费者恐慌。

农夫山泉表示,消委会具有明显有意图的引导性。其发文后在香港及内地广大消费者群体中造成恐慌,给农夫山泉这样产品本身完全合规合格的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要求消委会立即作出澄清、道歉并消除影响,否则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分类: 公司前沿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或斥资230亿美元收购Wiz

2024-07-15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7月15日报道。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就以230亿美元并购网络安全领域的佼佼者Wiz进行磋商,双方有望迅速达成最终协议。据该知情人士透露,此笔交易协议或已处于收官阶段,只待最后拍板。

Wiz成立于以色列,目前总部位于纽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软件初创公司之一,提供基于云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实时威胁检测和响应。2023年,该公司的年收入达到约3.5亿美元。今年5月,该公司因估值飙升至120亿美元,并一度考虑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

Wiz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的云安全方法,它从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和其他云平台获取数据,然后扫描所有数据以查找安全风险因素。正是凭借这一优势,Wiz赢得了包括以色列风险投资公司Cyberstarts、Index Ventures、Insight Partners及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在内的多家蓝筹企业的青睐与支持。

此外,Wiz在迅速扩张的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是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CNAPP)的产品与服务版图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据美国银行预测,CNAPP市场的规模将从2023年的72亿美元显著跃升至2027年的163亿美元,五年内实现了高达24%的复合年增长率。

据推测,Alphabet高管将这笔交易视为加强谷歌云计算业务的一种方式,该业务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28%,达到95.7亿美元。不过,该业务目前仍落后于亚马逊网络服务和微软Azure。如果最终达成,该交易的价格将几乎是谷歌2012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创纪录价格的两倍,当时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

若Alphabet成功推进其收购Wiz,那么这将是当前的监管环境下一个罕见的例子。近年来,美国监管机构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并购活动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烈的担忧和厌恶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源于对科技巨头通过收购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担忧。

近年来,拜登政府已多次出手阻止多个行业的重大合并、。而谷歌作为科技行业的巨头,其每一步战略动向都备受关注。目前,谷歌正与司法部就其在搜索引擎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广告行为面临持续的法律纠纷。

拜登政府在2023年1月24日首次对谷歌提起诉讼,这起诉讼的焦点确实是谷歌的在线广告业务,特别是其被指控非法垄断数字广告市场。司法部请求法院强制谷歌出售大部分广告技术产品,以拆分其数字广告业务,并阻止其垄断行为。此前,司法部也曾在2020年10月对谷歌提起诉讼,指控其利用垄断实力通过排他性协议阻止互联网搜索的竞争。

此次Alphabet对Wiz的收购,无疑将再次触发监管机构的敏感神经。Wiz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佼佼者,同时也是AWS、Oracle等其他云提供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如何确保收购后市场的公平竞争,防止谷歌利用其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地位形成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可能成为此次交易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行业分析师指出,谷歌必须向监管机构证明,它将维护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确保客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Wiz或其他云提供商的服务,而非被迫绑定于GCP(谷歌云平台)。谷歌需要跨越的最大障碍在于,如何避免在Google Cloud或AI等相邻领域为自身带来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从而与Palo Alto、ZScaler、CrowdStrike等纯粹的网络安全参与者保持公平的竞争态势。

分类: 公司前沿

  •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
  • 20
  • 下一页 »

Copyright © 2025 · Outreach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