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财经

数字资产研究院

  • 首页
  • 财经新闻
  •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数字资产研究院简介
    • 团队介绍
  • 数字研究
  • 行业活动
  • 联系我们

没有比特币的比特币ETF:向监管妥协的结果

2023-12-05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BITO和BTF在美国的先后上市,在币圈引起波澜。币圈认为这是美国监管层对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资产的全面解禁信号。但实际上,不论是BITO还是BTF,都不是现货比特币ETF,而是比特币期货合约ETF—简单来说,这两只ETF根本不持有比特币。

那么,为什么资管公司还要设计这样的产品?

原因之一:借助合成型ETF寻求监管部门接纳

ETF被称为交易所买卖基金,可以说是另类投资产品中最接近散户的品种。通常这类基金又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实物型ETF(多为传统类型ETF),一类是合成ETF。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真正持有底层的资产。

比如香港投资者熟悉的盈富基金(02800HK)就是一只实物型ETF。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需要根据基金所追踪的指数(在这里是恒生指数)来购买资产(即恒指成分股)。因为要复制恒指表现,所以盈富基金的基金经理实际上是“被动”地投资在所有的恒指成分股上。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优劣与否,取决于其是否能及时准确地跟住恒指的表现,实现完美复制恒指表现的效果。

与实物型ETF相对应的是合成型ETF,这种ETF不会直接购买底层所跟踪的实物资产。比如有一些追踪原油油价表现的合成ETF,实际上是买入一系列的石油期货合约,而并非真正地去购买实物原油。总之,合成型ETF并不投资底层的实物,只是通过金融衍生品“复制”相关底层跟踪资产的表现。

翻阅Valkyrie及ProShares的ETF招股书,不难发现两家公司提交的ETF均为合成型ETF。

原因很简单:迄今为止,美国监管部门尚未批核实物比特币期货合约。灰度公司甚至为此和SEC大打出手,并且在其官网上制作了专门的网页,以便公布其向美国证监会发起诉讼的内容,并向大众介绍最新进展。

灰度财大气粗,能请得起美国前司法部长助阵,向SEC发起进攻。其他资管公司如Valkyrie及ProShares,属于市场后进者,手上的比特币资源少,只能先向监管低头,推出合成型比特币ETF基金。

原因之二:合成型ETF适合比特币投资者

资产管理公司推出合成型ETF还有一个颇为现实的原因,即大部分比特币的投资者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真正持有比特币。

对于底层资产的这些期货合约,BTF在招股书中有规定,必须是要在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注册认可的交易所上交易,而且是“以现金交割”的比特币期货。招股书进一步明确,该ETF接受的交易所是芝商所发行的比特币期货合约。所以,BTF作为一只基金,它底层的资产是“以现金交割的比特币期货合约”—这种期货合约并不赋予期货持有人取得实际的对标资产(比特币)的权力。

期货是传统金融资产,通常可以采用“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方式。前者是在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期货持有人可以要求交易对手实际“交货”,令期货持有人获得实际的底层资产(例如石油、黄金或是比特币)。

而“现金交割”期货合约也称为“以现金结算”的期货合约。这种期货合约在到期时,只允许进行现金结算,不设实物交割安排。如果某月比特币期货合约的对照参考资产(比如比特币)的现货市场价格超过了该月期货合约价格,期货合约的卖方则需要向持有期货合约的买方支付溢价(现货市场价-期货合约价)。这种情况下,期货合约的买方相当于是以合约上的偏低的价格,买入了合约结算日那天较高实际价格的比特币,所以期货合约的卖方亏钱。

类似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资产,本身就没有“实物”,因此根本谈不上实物交割,采用“现金结算”是顺理成章的。而且要交割比特币的话,需要针对大量的“钱包”地址信息进行交换—即便是芝商所这样拥有悠久历史和强劲技术后台的商品期货交易所,要实现对比特币的交割和清算安排,不论是在合规性方面,还是在底层技术和安全性方面,都很难说能在满足所有监管标准之下,还能低成本、高效率地让客户满意。

从另类投资的角度来看,交易比特币期货的人,往往也只是想通过买卖期货合约获得比特币的价格交易机会,而不是想长期持有比特币。因此,现金结算的比特币期货合约足以满足这部分需求。

总的来看,P roShares及Valkyrie的比特币策略ETF既符合时任SEC主席Gary Gensler更愿意批准比特币期货合约ETF的态度,又满足那些非极客世界里的比特币投资客的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应当率先出现在市场。

分类: 01Assets,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全球早期的比特币期货ETF简介

2023-12-04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P 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纽交所代码:BITO)

BITO是美国第一只比特币期货ETF,于2021年10月18日开始挂牌交易,由美国Pro⁃Shares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推出并管理。BITO并不直接投资比特币,而是投资现金结算的、在芝商所交易的即月比特币期货合约。此外,BITO的现金还可以投资美国国债和回购协议这些短期投资工具,同时可以使用杠杆。为了避免触发美国证券法规里的M条例(第101条、第102条),P roShares强调,BITO的分销售商是SEI Investments Distribution C o.,该公司和ETF的投资顾问或发起人属于无关联的独立公司。这一点和灰度的信托基金GBTC,几乎由灰度和关联企业Genesis包揽了基金分销、申购、赎回和定价不同。

Valkyrie Bitcoin Strategy ETF(Nasdaq:BTF)

BITO上市后不到一周,Valkyrie Funds LLC公司推出的Valkyrie Bitcoin Strategy ETF(Nasdaq:BTF)就于2021年10月21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了。BTF也是一只比特币期货ETF,其通过一家开曼群岛的子公司投资芝商所的即月比特币期货合约,因此投资者无须向美国国税局提交K-1表格。虽然BITO具备先发优势,但Valkyrie的首席执行官Leah Wald坚信,比特币市场足够大,可以容得下2~3只比特币期货ETF。BITO的分销商是ALPSDistributors Inc.。

VanEck Bitcoin Strategy ETF(Nasdaq:XBTF)

2021年11月15日,美国第三只比特币期货ETF VanEck Bitcoin Strategy ETF(Nasdaq:XBTF)挂牌交易。该ETF的最大亮点是低成本,管理费用率只有065%。XBTF的投资组合经理是VanEck的主动交易主管Greg Krenzer,此人拥有包括期货交易在内的超过20年的交易经验。

XBTF不直接投资于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资产,而是通过投资于在芝商所交易的以现金结算的比特币期货合约来提供间接风险敞口。该基金通常投资于近月期货,在到期前将其“滚动”至下一个近期合约。该基金持有的比特币期货价值是由全球多个比特币交易平台上的比特币交易价格的成交量加权平均值来确定的。XBTF也会持有现金、现金工具和债务证券,以提供流动性并作为抵押品。如果基金接近其允许的个券持仓头寸限制时,基金也可能会转而持有“比特币相关公司”的股票。

Global X Blockchain&Bitcoin Strategy ETF(Nasdaq:BITS)

BTIS是2021年11月15日上市的一只积极管理的母基金(FoF),主要是看准区块链和数字资产主题的长期增长潜力。主要投的是在美国上市的比特币期货合约(长仓),并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能够从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普及中受益的公司。BITS明确表示不会直接投资比特币,它通过直接买入区块链公司的股票,或是通过其他ETF获得区块链公司股票持仓,包括旗下附属的Global X Blockchain ETF。BITS的管理费率为065%。BITS的发行人是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投资顾问是Global X Management Company LLC,分销商是SEI Investments Distribution C o.。

AdvisorShares Managed Bitcoin Strategy ETF(NYSE Arca:CRYP)

2022年4月27日上市的AdvisorShares托管比特币策略ETF(纽交所代码:CRYP)是一种积极管理的ETF,提供比特币加密货币的敞口,但是CRYP不直接投资于比特币,而是通过比特币期货ETF、比特币期货合约、短期固定收益证券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对比特币进行系统风险管理,寻求长期资本增值。基于对比特币价值的预期,CRYP可以策略性地减少或增加投资组合中的比特币敞口,最低可以比特币持仓为零,最高可以100%为比特币持仓。

由于可以投资其他类别的比特币ETF,因此CRYP实际上可视为积极管理的比特币母基金(FOF)。它的宣传口号是:Risk Managed Bitcoin Exposure(风险管理下的比特币敞口)。该基金通常将比特币期货的投资目标设定在50%~100%,但对大幅减少或增加比特币期货敞口有完全酌情权。CRYP还利用开曼群岛全资子公司间接进行比特币期货投资。

CRYP由DvisorShares Investments LLC担任投资顾问,另由Morgan C reek C apital Manage⁃ment LLC担任助理顾问;基金组合经理是Morgan C reek C apital Management LLC的创始人马克·W·尤斯科(Mark W.Yusko),他是个主题投资者。

P roShares Short Bitcoin ETF(NYSE:BITI)

BITI是ProShares于2022年6月21日推出的一只看空比特币价格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它以跟踪芝商所比特币期货近月指数的每日反向价格走势为主,投资政策是从比特币期货空仓中获利。BITI是美国首只提供比特币期货反向持仓的ETF。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每日重置的齿轮产品,该基金被设计为一种短期交易工具,而不是长期投资工具。该基金本身通过其在开曼群岛的全资子公司获得敞口。

分类: News,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币圈与庞氏骗局

2023-12-03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比特币或者其他加密货币,或是某种代币,关联搜索往往是“某币是骗局吗”“某币是庞氏骗局吗”。在币圈,只要是关于投资的诈骗,几乎都与庞氏骗局相关。学会识别币圈骗局,要先了解庞氏骗局到底是什么。

庞氏骗局是舶来品。在外国,它被称为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中国内地非法的传销组织,就靠这一招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种骗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一个移居到美国的意大利投机商人查尔斯·庞兹。他可谓是这种骗局的原始“发明人”。简单说,庞氏骗局就是不断利用新投资人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或短期回报。施骗者通过这些很吸引人的利息或是短期回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者入场。简而言之,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它是一种“博傻”游戏,先入场的投资人很多时候未必不知道这种超高收益的游戏是不可持续的,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的“接盘侠”。

庞氏骗局的最终目的还是敛财。无论是传销还是非法集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承诺给参与者高回报、高收益,迷惑参与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忘记了防备,心甘情愿地将钱交给这些骗子。

出现在币圈的资金盘,往往就是庞氏骗局,它们拆东墙补西墙,用后加入的会员或参与者的资金,支付给前期的会员或参与者。这些资金盘一开始就是圈钱游戏,也是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一停,后面的人将全军覆没。

资金盘本质上不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只是通过忽悠和拉人头的方式来创造人为供需,用钱来托市。真正的项目建立在增值的基础上,资金盘却是建立在概念上,所以只是泡沫,迟早会崩盘。

分类: News,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虚拟资产入库原则与组合策略

2023-12-02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一)虚拟资产的入库原则

在界定了虚拟资产的概念,并且深入了解了虚拟资产(以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为主)的估值难点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如何选择入库虚拟资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虚拟资产管理和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没有太大的差别。简单来说,在入库虚拟资产的选择方面,人们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入库的虚拟资产类别必须清晰,有鲜明的资产特性,并且该类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现有的法定货币予以度量。如果资产定义不清晰,虚拟资产的投资经理很难向他们背后的金主解释,自己究竟投资了什么类别的虚拟资产,其(未来)价值究竟在哪里。

当然,从现实情况来考虑,虚拟资产往往并不容易被轻易地界定为某一个具体的类别。比如买卖某种具有特别功能的加密货币,其既可以被视为投资加密货币,也可以被视为对它所承载的特别功能的经济价值的投资。

此外,如果有关资产的价值无法用现有的货币体系进行度量评估,则投资经理也很难向投资人解释有关资产的投资究竟是亏损还是盈利。

第二,入库的虚拟资产必须与现有组合里的其他资产不存在高度相关性。这主要是考虑资产组合的多元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个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多元化。

第三,准备入库的虚拟资产必须有较好的流动性。这主要是考虑到整个资产组合有可能需要不时地进行调仓,如果交投不活跃(有可能无法达成交易),或是买卖交易的差价过大(买卖成本较高),抑或有关虚拟资产的集中度太高(容易面临价格操纵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个虚拟资产组合的业绩表现。

(二)虚拟资产的组合建仓原则

在选定了满足入库条件的虚拟资产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建仓:

第一,尽可能考虑纳入更多的满足条件的虚拟资产。这是因为纳入的相关性低的虚拟资产越多,越有助于提升风险回报的有效边界(即在承受同一风险的情况下,整个组合所获得的预期回报更高)。

第二,新虚拟资产的加入能明显提升整个资产组合的夏普率(Sharpe ratio)。简单来说,背后的原理就是,增加的虚拟资产有可能会给整个组合的回报带来收益和风险,只要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风险,其所对应的超额回报更高,就可以考虑把这个虚拟资产纳入组合。

在现代资产管理理论中,对于是否应该增加一项新的资产类别,有如下的结论可供参考:增加新资产后的整个组合的夏普率与现有组合的夏普率之比,要大于新旧组合的相关系数。有关结论在虚拟资产管理中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本章《虚拟资产投资者图谱:谁是行业的领投人》一文中,将会介绍把数字资产加入现有资产组合后,整个组合的夏普率表现,供读者参考。

当然,由于虚拟资产属于另类资产,其流动性和法律法规风险特点与普通资产不同,因此在具体建仓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这些风险因素,不能单纯根据夏普率指标进行建仓。笔者更倾向于将法律法规及流动性风险的权重因子设置得高于夏普率指标。

分类: News,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香港允许向散户提供加密货币服务 6月起放开申牌

2023-05-23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特约记者Minnie
香港奇点财经5月23日报道。本周二(5月23日),香港证监会宣布,从6月1日开始,即香港虚拟资产平台新许可制度开始实施时,个人投资者将被允许买卖加密货币。
在声明中表示,证监会表示,加密平台可以在一周后(6月1日)开始申请牌照,而那些“不打算这样做的平台应着手有序关闭其在香港的业务”。正如今年2月份的咨询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些规则将允许获得许可的交易所向散户投资者出售具有大市值和高流动性的加密货币。
奇点财经记者获得了香港证监会于5月23日发布的《有关适用于获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建议监管规定的咨询总结》(以下简称“总结”)。
在总结中,香港证监会表示:“如要符合资格被零售投资者交易,代币必须属于合资格的大型虚拟资产,即其已获纳入由两个独立指数提供者所推出的至少两个获接纳的指数当中。”
但证监会没有公布哪些是“大型虚拟资产”,以及哪些是“获接纳的指数”。证监会表示,不会提供相关名单给业界。不过业界普遍认为,比特币和以太币将会获准向散户开放。
证监会在总结中强调,“获纳入两个获接纳的指数”并非是纳入某虚拟资产的唯一准则。
“实际上它只是一项最低准则。这强调了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尽职审查的重要性。平台营运者须根据平台的代币纳入准则进行进一步尽职审查,并确保获纳入以供买卖的代币符合相关准则。”证监会说。
对于如何判断哪些是合资格的可以允许散户买卖交易的虚拟货币,证监会把主要责任落实在平台运营者一方。证监会在《总结》中提出,获发牌照的平台营运者,须确保代币具有高流动性,而且有关代币需要“持续”符合相关代币纳入准则。
证监会强调,代币的可接纳性以及“持续可供买卖”的资格,均取决于平台营运者进行的尽职审查。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由证监会发布有关合资格可供零售买卖的虚拟资产、获接纳的指数或指数提供者的名单并不恰当”。
证监会表示,获得许可的平台应建立一个“代币接纳和审查委员会”,负责管理它们提供的加密货币。
该监管机构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迄今为止尚未批准任何面向散户投资者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但预计持牌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接纳散户交易者。
除了对符合资质的虚拟资产进行审查,证监会还对拟申请牌照的运营平台提出其他方面的高标准要求。证监会表示,香港的持牌虚拟资产平台需要满足广泛的要求,包括资产安全保管、客户资产隔离、避免利益冲突和网络安全标准。交易所应该“全面评估投资者对虚拟资产的性质和风险的理解”及其风险承受能力,并设定风险敞口限额等。
在开放散户交易的同时,证监会也设置了较强的处罚力度。,证监会表示,从6月开始,为未经许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投放广告将构成刑事犯罪,其中包括推广此类平台的关键意见领袖(KOL)。根据证监会的提法,使用欺诈或“鲁莽”手段诱使他人获得虚拟资产也属于违法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拟对散户开放的虚拟资产并不包括稳定币——这部分是源于2022年暴发的全球“稳定币”危机,在这场由稳定币引发的虚拟资产市场危机中,大量的数字货币价格暴跌,令相关虚拟交易所破产,甚至引发关联业务的银行陷入破产境地。
香港证监会表示,稳定币带来的风险已经引发国际关注,市场已经有声音要求规管稳定币,以确保稳定币储备得到妥善管理。证监会的态度是:无法维持其挂钩功能或在赎回时无法返还投资者资金的稳定币不可被称为稳定,这种因此而扩大了的挤提隐忧会严重影响稳定币的流动性,使其普遍不适合零售投资者。
此外,考虑到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已在2023 年1 月发布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的总结,预计香港将会在2023-2024年实施稳定币的监管安排,因此证监会不打算在稳定币受到规管前,把这一类别的虚拟资产纳入零售买卖范畴。
香港金管局(HKMA)总裁余伟文5月早些时候在彭博亚洲峰会上表示,对于稳定币的监管将会收紧。。余伟文表示,香港将保证加密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让他们在这里创建生态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松的监管。
“如果任何参与者认为监管过于严格,欢迎他们去其他地方。”余伟文补充道。
以上均显示,香港两大监管机构对稳定币的监督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态度。尽管如此,受访的香港虚拟资产行业人士仍普遍对证监会开放散户投资加密货币表示期待,毕竟这是全球的加密货币首次以合规、合法的方式成为散户们的投资标的。

分类: News, Research, 数字资产

白宫或对加密矿企征收惩罚性税

2023-05-06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5月3日报道。本周二(5月2日),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发布公告称,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正考虑对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征收惩罚性税,以应对“它们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CEA在公告提出,政府可能会对矿业公司征收相当于其能源成本30%的税,这一税收项目可能将被命名为“数字资产挖矿能源税”。CEA表示,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针对特定行业的处罚,可能会威胁到此类企业的利润——但这正是他们制定这一税收规则的目的。
CEA表示,加密货币挖矿公司应该为他们的行为——污染当地环境、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等付出相对应的代价。
不过,其他能源密集型行业不会承担上述或是类似的新税。CEA解释说,使用类似高电量的企业通常会产生相关的地方和国家经济效益,但是加密货币挖矿却无法产生任何类似效益。
这项新增税收将影响美国一些大型的挖矿公司,包括Riot Platforms(Riot)、Marathon Digital(MARA)、Cipher mining(CIFR)、Greenidge Generation(GREE)、BitDeer(BTDR)和CleanSpark(CLSK)。
CEA预计,在未来10年,这项税收可能会为国家增加高达35亿美元的收入。
这项加密税收可能与早些时候政府提出的“消费税”有关,拜登政府在美国财政部3月9日公布的一份文件中首次提出征收消费税。这份所谓的“绿皮书”列出了政府明年创造收入的建议和优先事项——尽管在国会最终确定的国家支出计划中,这些建议往往无法通过。
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也在2023年3月发布了一份报告,详细阐述了对加密行业的担忧,并强调了采矿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可能造成的污染以及采矿公司迁入对当地社区造成的成本。文章称,即使是使用清洁能源的矿业公司,也可能会提高其周围社区的整体能源成本和使用量。
值得一提的是,国会的共和党人一直抵制监管机构和政府对加密行业的严格眼观,因此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不太可能接受不利于加密行业的税收规则。

分类: News, Research, 数字资产

Coinbase起诉美国证监会 要求制订清晰的加密货币规则

2023-04-25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香港奇点财经4月25日报道。本周,加密交易所Coinbase起诉了美国证监会(SEC),要求法院对其提交给SEC的规则制定请愿书作出回应。
周一(4月24日),Coinbase向费城的一家联邦上诉法院提起了上述诉讼,希望借助法院力量,要求SEC对Coinbase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做出回应。该请愿书要求SEC制定更明确的加密货币监管指南,然而,SEC对此却至今没有回应。Coinbase表示,SEC的反应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这封请愿书要追溯到2022年7月,当时Coinbase向SEC提交了这份请愿书,要求其制定相应的加密货币法规,并解释美国现行的证券法如何运用于加密货币。Coinbase还请求SEC就有关事项进行正式的通知和评论程序,让公众参与到其中。
然而,Coinbase的诉讼书显示,SEC拒绝回应Coinbase的规则制定请愿书。Coinbase首席法务官Paul Grewal在一篇随附的博客中写道,Coinbase并没有要求法院告诉SEC应当如何回应,“只是要求法院命令证监会做出回应”,Coinbase认为这是SEC的法律义务。
Coinbase在诉讼书中表示,业内人士(包括现任SEC委员在内)普遍认为,SEC现有的注册和披露要求与加密货币不相容,并且加密货币与证券法所针对的股票、债券和投资合同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SEC至少应该阐明如何将现有法规中(被币圈人士认为)“不恰当”的要求运用于加密货币当中,但SEC拒绝且始终没有这样做。
不过,比起被拒绝回应,Coinbase目前似乎面临着更糟糕的情形——SEC表示,打算对Coinbase上市的“未注册证券”启动执法程序。
而且,就在最近,SEC还向Coinbase发出了“Wells通知”,SEC称将对Coinbase上市的部分数字资产、质押服务Coinbase Earn、Coinbase Prime和Coinbase Wallet采取法律行动。
作为回应,Coinbase于上个月向该机构提交了另一份请愿书,要求SEC更明确地说明其对Coinbase提供的“质押服务”的看法。质押服务是指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锁定加密资产,以帮助支持区块链的运营,并期待从中获得回报的一种服务。

分类: News, Research, 数字资产

美证监会:监管加密币交易无需额外立法

2023-03-31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特约记者Minnie
香港奇点财经3月30日报道。据币安新闻报道,在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周三(3月29日)举行听证会后,美国证监会(SEC)主席Gary Gensler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在受访时表示,现有的证券法“涵盖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大部分活动”,因此针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不需要额外的立法。
Gary Gensler称,他认为,只有美国证监会(受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监督),以及美国的法院,可以定义什么是证券,而不是由各个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来界定。他在采访中重申,大多数加密货币都是证券,并表示向美国投资者出售加密货币的海外实体也需要遵守证券法。
Gary Gensler补充说,如果国会要采取(额外的)立法行动,不要破坏现有法律是很重要的。
这几年来来,一些立法者已经提交了不少法案来规范加密货币。参议员克尔Sens.Kirsten Gillibrand和怀俄明州参议员Cynthia Lummis计划在下个月重新引入立法,该立法将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控制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商品的权力。Gary Gensler评价说,他认为这些立法如果被采纳,将破坏现有的证券监管。
另外,有记者对几天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计划起诉币安(Binance)一事进行了提问。Gary Gensler拒绝透露这一计划是否属实,但他指出,CFTC此前已经对其他几件交易所提起了诉讼。

分类: News, Research, 数字资产

比特币合适加入投资组合之中吗?

2023-03-10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如果不是受2022年5月稳定币崩盘的冲击,可能不少另类投资者可能仍在想着如何布局比特币。因为仅在一年之前,根据Anthony的统计,比特币实现了5年期回报11,873%,其10年期的回报更高达4,486,540%(即44865.4倍)!

比特币的历史回报如此之高,不少另类投资者纷纷唱好。一些币圈人士甚至呼吁传统资管机构、包括主权基金将比特币纳入至资产组合中。

但问题是,比特币是否值得追求入?又是否适合作为组合资产的一部分?

这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主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先说结论,笔者认为至少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比特币或许并不适合作为主权国家的储备资产组合的一部分,至少不能像萨尔瓦多那样把它列入国家的大权重资产。但如果是专业另类投资者,笔者的建议是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将比特币作为组合策略的一部分;但在该组合内,建议投资者要考虑一些避险资产如黄金。

可能有读者会问,比特币波动风险这么大,为什么还值得关注?作为一个理智的另类投资者,未来该如何看待这些数字货币的波动风险呢?还有,为什么需要在组合里加入黄金元素?

笔者在这方面有过一些研究,这里仅提供几个有趣的结论,以期抛砖引玉:

首先,比特币和黄金相关性并不强。世界黄金协会(WGC)曾经在2021年的一份研报中披露,黄金和比特币之间的相关性大部分时间在-0.5到0.5之间。尽管它在2020年平均为正,但两者无法持续表现为正相关或是持续负相关的倾向——因此,黄金和比特币并非替代品。这个结论也说明,同时投资黄金和比特币有可能会是一种可盈利的资产配置方案。

其次,比特币和黄金的“避险”能力截然不同。多家国际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均显示,黄金和其他风险资产相比,具有某种的“避险天堂”的功能。特别是在股灾期间,黄金往往表现更佳。

笔者利用WIND数据提供的黄金与S&P 500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在股市大幅下跌期间,黄金往往与股票呈负相关关系。这使得投资者在投资S&P 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之类的股票指数时,可以通过加仓黄金,取得比较好的分散投资风险的效果。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至于比特币,我们很难以说它是“避险”资产。根据WIND提供的截至2021年1月止的过往5年的数据来看,当纳斯达克的股票暴涨/跌的时候,比特币出现了同方向的暴涨/跌情形,而且幅度较纳指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比特币未能证明它是有效的“避险资产”,倒更像是一类风险加强型的资产。

例如,在2020年3月,比特币当月从高峰到低谷下跌了40%以上,最终当月重挫25%收官。这种急上急下的模式与科网股更像,而不是黄金——黄金最初在2020年3月份从高峰到低点下跌了8%,但随后迅速反弹,至当月底已经回到下跌前的水平,然后随着投资者增加对冲需求而继续上升。

又比如,比特币自2021年11月升至历史最高位68990.9美元/枚后便一路下行,至2022年9月1日下跌了近57%,期间难见像样的反弹;而黄金价格(COMEX报价)在同期仅下行了8.3%,但黄金并非一路下行,COMEX黄金价格在2022年3月还比2021年11月最高价位上涨了11.2%。

上述两个案例足以说明比特币和黄金在避险方面的不同特征。

第三,适当加仓比特币有可能提升整体收益。WGC的研究还发现,将适当的比特币添加到模拟投资组合中,有可能会增加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从它们的研究期间来看,如果在整体投资组合中配置1%至5%的比特币,会提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不过,WGC也承认,这种收益的改善,主要来自比特币价格的快速提升,而不是来自投资组合波动性的降低——而传统资管理论中,大多数投资经理将资产多元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分散风险。

我们看到,WGC的分析角度仍然是经典的、利用回报与风险的平衡来考查比特币与黄金在资产组合中的配置功能,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这也是非常有效的组建组合的方法。但它的结论前提是专业投资者需要判断比特币在未来的价格走势中,是否会再次出现急速上升趋势。

就比特币的价格走势这一点,可能见仁见智。

WGC认为,比特币不是一个流动性十足的市场。迄今为止,比特币的供求关系、市场流动性以及它所受到的监管,均在不断演变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可能需要反应的不仅仅只是一项传统因素,这也导致其现阶段的价格驱动力会有别于传统投资分析。

由于WGC是代表黄金投资者的一个组织,因此对于WGC的上述这段话,我们也要辩证来看。从WGC的角度来说,或许只是希望大家在投资比特币的时候,不要忘记黄金这一传统的避险资产。

但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需要更理性的分析。大部分另类资产的流动性均低于股票和债券,但当另类资产的价格上升时,往往却会吸引更多的流动性进场——不论房地产、珠宝、字画、还是目前的比特币,都体现出这种特征。因此,当比特币的价格上升到某一程度时,这个市场容量够大,极有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流动性进场。索罗斯的反身理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道理的反映。这一点,是投资经理们需要留意的。

因此,笔者的观点是,不能简单地下定论说,在组合中增加1%-5%权重的比特币,就有机会提升该组合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表现。不同的专业投资人对投资组合有不同的投资期限要求,同时也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比较理性的做法是,需要研究一下,在自己的组合中加入比特币之后,它是否能提升整个投资组合的夏普率(代表投资者额外所承受的每一单位风险,能获得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如果组合的预期夏普率上升了,则加入比特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反之则不然。至于如何衡量和提升夏普率,这是另一个话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分类: 01Assets, News,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从比特币看:非主权加密货币成储备货币需解决哪些瓶颈?

2023-02-23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在海外虚拟资产管理行业,不少投资者热切希望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主权加密货币有朝一日,也能获得“本位制”下的货币地位。比如在美国,多年前就有人开始猜测,比特币是否会“晋级”成为储备货币的问题。

2021年,就在Purpose推出比特币ETF前后(大约在2月13日),美国摩根溪联合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在推特上要求拜登把比特币放进财政部——随后美国比特币咨询公司Bitcoin Advisory创始人Pierre Rochard在他的推特下方展示了一份资料,并回复说:“美国财政部已经持有7万枚比特币,现在美国只需国会通过法案,便可以同意财政部持有比特币。”

Pierre Rochard展示的资料真伪难辨,但有一点是真的:比特币似乎回不到当年那个吃货矿工(Laszlo Hanyecz)用1万枚数量换取两个披萨的年代了。

根据Anthony当时的统计,截至2021年2月14日,比特币的近1年的回报约3.64倍;近2年的回报是12.33倍,近5年的回报是11,873%(118.73倍);近10年的回报是4,486,540%(即44865.4倍)!

但是作为另类投资者,我们不能因为比特币的价格暴涨,就简单跟风把它奉为至宝,甚至拔高至成为储备“货币”的地步;也不能因为它被矿工用1万枚只换了2个披萨,就觉得它的价值不过如此。

加密货币能否成为储备货币?我们不妨拿它和黄金做个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最重要的储备资产当属黄金。但是黄金成为当下的储备货币,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选择,而且几乎是全人类所有文明社会的共识。它成为储备货币,是因为有其特殊的素质特点;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看比特币是否也具备这些特点。

黄金特点之一是有真实用途。黄金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珠宝装饰领域,高科技行业对黄金也有大量需求。世界黄金协会(WGC)曾经把黄金的需求总结为:投资(42%)、珠宝(34%)、央行储备(17%)和工业技术(7%)需求。

相比之下,比特币的用途与其底层区块链技术息息相关。目前,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正逐步应用至资产交易、物联网、档案存储、身份鉴证等领域,这类崭新科技在未来也将普及化,证明电子货币的价值。

尽管如此,与比特币本身直接相关的应用目前还较少,用户也较狭窄,而且更主要是集中于极客和极少数的另类投资者。从实用性来说,比特币的实用性还不如具备智慧合约的以太坊(这也是有人更看好以太坊的长期价值的原因)。

不过比特币的实际用途有上升的趋势,至少远远摆脱了当年换披萨的年代。它目前显然已经具备投资属性和支付属性,尽管其尚未被(诸如巴菲特这样的)传统投资家们广泛接纳成为一个投资资产类别。

加密货币不被传统投资家们广泛接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监管机构——它们迄今批出的加密货币产品仍然只是针对专业投资者(Professional Investor),而其支付属性由于涉及众多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实际上一般散户仍然难以接触,因此仍需严重依赖其他第三方平台的支持,才能进行支付。

当然,随着更多的付款平台如网上汇款及付款平台PayPal开始信任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更多允许投资者/消费者开始将其与实体货币进行兑换或是使用,比特币未来有支付领域的发展可能会令人惊讶。但至少目前,这些虚拟货币和黄金不可同日而语。

黄金特点之二是符合储备货币的有较大市值的要求,具备足够的深度。至本文截稿,Coindesk上显示的全球比特币交易均价为20304.97美元,该币的总市值约3885.7亿美元。即便比特币在2021年最高时曾经涨至近68990.9美元,其市值也超不过14000亿美元。

这对于全球储备货币来说,只是一个小儿科级别的资产。不说别的,仅中国外管局公布的2021年1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就达到32107亿美元,全球的比特币加总起来,还不够中国外储的价值大!

黄金市场则要大得多,先不谈各国的黄金储备(近4万吨),也不计算散落在民间作为珠宝的黄金储备,仅仅计算投资领域的黄金存量,便有数千亿美元。根据世界黄金协会2021年1月的数据,目前全球仅仅分布于资管领域的有数据披露的黄金,其AUM就高达约3765吨(2020年11月高峰期为3915.8吨),约合2260亿美元。如果按这个比率计算,各国政府手中的黄金储备价值近22万亿美元!

即便要达到类似目前黄金的市值规模,比特币价格还要比现在的价值高出数倍——当然,从比特币过往的表现来看,这不是没有可能。事实上,如果没有2022年的市场崩盘,比特币的表现还是相当可观。

而且比特币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其存量不超过2100万币。现存的比特币因为密码丢失或储备设置损坏等原因,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币永久性退出流通市场,无形间也会令供应不断减少,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推高比特币的价格。

如果黄金价格出现下跌,到时候两者扯平的机会又大了一些。

尽管如此,比特币的价格想在目前的位置上再翻数倍,可能还要看其他的配合因素,包括替代加密币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是否会令比特币的区块链加密技术逐步失效),以及各国量宽后“收水”的程度等。

黄金特点之三是具备安全性与便利性的平衡。在币圈和链圈,许多人只分析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安全性,却忽略了对它的便利性的分析——事实上,这两者缺一不可。

就现阶段来看,比特币的价格风险、交易风险、合规风险以及钱包的安全性,都使得它不适合成为普通大众的投资品。这也是它和黄金竞争的最薄弱一环。

试想一下,如果投资人把一个价值连城的珠宝存放在保险柜里,但是这个保险柜要求用户输入100个包含大小写、含有字母及各种特色符号的密码才允许解锁,是否会觉得很麻烦?更糟糕的是,一旦用户记不住这个密码,保险柜就锁死再也无法打开了。

比特币就是这样的一个自带保险柜的“珠宝”,由于它连实物都没有,只是一个附带两组密码的网络地址,因此一旦持有者遗失了能打开它的密匙,在现有的科技手段之下,就等于永远失去了这笔财富。

黄金较难出现这种问题。而且,知道如何进行黄金交易的人,远多于能操作比特币钱包的网民数量。

安全性和便利性这两点应该综合来看。比特币无疑在安全性方面比黄金更胜一筹。因为它不是物理货币,不存在物理损耗、被伪造、被造假或是被物理盗取等问题。比特币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电子账簿,其交易信息是不可伪造、不可篡改的,而且在比特币网络之外也无法看到。即便在比特币网络上,个人所持有的比特币也是高度隐私的。

但在便利性方面,比特币远逊黄金。目前持有比特币的多是懂一些电脑科技或互联网技术的年轻人,擅长使用IT设备。他们至少读懂笔者的这篇文章觉得没问题,甚至觉得小儿科,但是对于不少缺乏这方面知识的传统投资者来说,即便有能力持有比特币,在面对网络安全隐患时,也几乎是手无缚鸡之力。

相比之下,黄金容易理解得多,它的交易、保存和支付手段也很透明成熟。特别是现代化的黄金交易和交付的步骤,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系统化体系,要转移假黄金十分困难。即便是实体的金库储存、运输和保安技术也已经十分成熟,在重重保安中盗取黄金并不容易。

黄金的特点之四价格波幅偏稳定。对于任何资产类别的投资者来说,该类资产的价格波幅与风险是息息相关的。根据WIND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从2018年2月至2021年7月,黄金的日均波幅率约为1.14%,而同期比特币的日均波幅为3.88%,是黄金的3.4倍。如果是考虑每周或是每月的波幅,这个累积的对比数值会明显。

世界黄金协会在2021年1月的一份报告中,也对比了比特币、黄金、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市场波动指标,其结果与笔者根据WIND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差不多。黄金的波幅最低,纳指和标普次之,比特币的波幅最大,是黄金的3倍多。

只看波幅可能还不够,黄金协会提供的过去两年按周计算的VaR风险值模型显示,比特币的风险值是黄金的5倍。即过去两年内,投资者如果投1万美元的钱在比特币上,有可能每周会有5%的机会出现至少1382美元的亏损——相比之下,投资黄金的亏损只有291美元,投资纳指的亏损是382美元,投资标普的亏损是306美元。由于VaR 没有考虑尾部风险,因此从实际角度,比特币的风险大概率会比黄金更高。

黄金市场的特点之五是市场流动性强。毫无疑问,黄金在市场集中度远远低于比特币。如果计及散户手中的实物黄金,黄金在全球的分布会更广泛。此外,从黄金的生产和供应来看,也远较比特币更加多元化。

比特币的生产和供应,目前只能通过“挖矿”进行,而全球的矿场正出现一定程度的集中化倾向,这将会令比特币的供应更进一步趋于集中。对此,另类投资者要保持一定的警惕。

如果比特币的供应越来越集中于少数机构手中,而流通中的比特币也越来越集中于一些大型机构手中,这将对比特币的流动性造成潜在的风险,不排除将会对价格造成直接的影响。

从上述几项指标对比来看,比特币在现阶段要成为一种本位制的“货币”,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分类: 01Assets, News,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元宇宙地产案例分析:Decentraland 和The Sandbox的区别?

2023-02-11 by 01assets 请您留言

对于那些执着于元宇宙房地产的投资人来说,学会做个谨慎的投资者很重要。在海外,投资者通过两种途径参与虚拟地块市场。其一,就是官方卖地,投资者可在某个元宇宙地产公司的官方网页或指定网站买地,如果获得白名单(whitelist),更有可以优惠价格买入土地;这类似于股权投资的一级市场。其二,投资者可到OpenSea等NFT平台,买入或卖出地块,这些平台多数有更多选择,这类似于股票市场的“二手市场”。

谈到二手市场,不得不提到两个在这方面目前处于海外领先地位的“土地供应商”Decentraland 和The Sandbox。截至本书出版,Decentraland 和 Sandbox仍处于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元宇宙地块提供商之列。作为元宇宙的虚拟地产投资客,需要了解的是:这两者有何区别?

一、地块总数与对应的代币

首先,这两个供应商的资源总量和类型不同:Decentraland拥有90,601块土地,分为单个地块、庄园(多个地块)、区(主题相似的地块)和广场(不可交易的社区所有地块)。这些去中心化土地涉及三种代币:MANA、WEAR和LAND。其中MANA代币也是 Decentraland 的游戏内加密货币,也是平台的加密货币。

The Sandbox拥有的虚拟地块总量为166464块土地,分为庄园(属于1个玩家)或区(属于2个或2个以上的玩家)。

二、需要用到的代币的不同

Decentraland 使用的代币是MANA,它是一种ERC-20 代币,允许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购买或交易 LAND 并支付商品和服务费用。总供应量为 21.9 亿个。

The Sandbox 平台则有四类用户,分别是玩家、创作者、策展人和土地所有者。在沙盒元宇宙中,有六种不同的代币(Token)。为了在用户之间构建一个封闭的经济,所有用户都将依赖于4种特定于用户的代币(user-specific tokens)——SAND(沙币)、ASSET(资产币)、LAND(土地币)和GAME(游戏币),其余2个代币,GEM 和 CATALYST则另有他用。

SAND 是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ERC-20代币。它是The Sandbox (沙盒)生态系统里主要的实用代币和货币。它也是治理代币。因此,SAND将用于The Sandbox 市场上的 LAND (“土地”)和ASSET(“资产”)等非同质化代币(NFTs)的交易,它也可以用于所有的交易和游戏内互动。

LAND (土地)是 The Sandbox 元宇宙中的数字化房地产。 游戏设计师可使用 LAND 建立和发布数字体验,例如游戏或立体模型,并在其中添加各种 ASSET (资产)土地代币代表的是一种数字地块资产,它是NFT,因此每一块都是不可替代的。

ASSET (资产)指的是 The Sandbox 中的体素资产,旨在为体验提供内容的实体,例如游戏里的车辆、动物、结构和其他资产物品等。如在 LAND 上设计的游戏。它们也可以是收藏品,可以被货币化和交易。根据 ERC-1155 智能合约,当这些 ASSET 被上传到 The Sandbox 市场时,它们会被转换为非同质化代币 (NFT)。

GAME(游戏代币)则通过与其他代币结合参与游戏编程,创建交互式体验。玩家想在沙盒中活跃,必须把游戏币与土地币相结使用。以上四种数字代币都有规定的数字规模。

三、供应商组织形式不同

Decentraland基金会由Esteban Ordano和Ariel Meilich于2015年创立。Decentraland基金会是开发Decentraland软件的组织。它是第一个创造了一个可行的概念验证的公司。Decentraland的治理体系也采用去中心化的模式,其先后成立Decentraland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和Decentraland基金会。

Decentraland DAO是链上组织,负责控制核心智能合约的更新、维护与升级。MANA代币的持有人可以通过DAO投票来批准智能合约的任何改变。此外,Decentraland DAO拥有关键资产,包括Decentraland的公共道路和广场。而DAO也是行权合约的受益者,这份合约未来十年计划释放2.22亿的MANA代币。

Decentraland基金会是独立主体,独立于Decentraland创始团队,它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内容团队,同时处理一些DAO无法解决的问题。Decentraland基金会持有Decentraland知识产权、商标、Web域名,开源代码库、社交媒体账号、以及DAO因为缺乏法律支持而无法拥有的所有其他资产。

The Sandbox仍然是一家传统组织形态的公司。

三、供应商发展历程不同

Decentraland和Sandbox这两个平台还有一个主要区别是成立时间的长短。Decentraland是两者中较老的一个,也是3D区块链Metaverse的先驱。

Decentraland基金会于2017年举行了首次代币发行(ICO),筹集了86206 ETH(当时约值2600万美元),以资助Decentraland的发展。Decentraland得到了不少知名公司的资金支持。这些公司包括FBG Capital、CoinFund和Digital Currency Group,甚至是韩国 (SK) 政府。

例如在2021年5月12日,由前 Decentraland CEO 创建的 Big Time Studio 宣布完成 2100 万美元融资。融资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1030 万美元就由 FBG Capital 领投。

此外,Decentraland还与Cyberpunk、Polygon、Samsung(三星集团)合作。例如在2022年1月10日,三星在Decentraland开设了第一家元宇宙商店。该虚拟商店被称为三星837X,以三星位于纽约市华盛顿街837号的旗舰店为蓝本。

The Sandbox在2019年筹集了201万美元的现金和加密货币,用于资助The Sandbox的开发。2021年11月,软银(SoftBank)领投了The Sandbox 9300万美元。

日本软银(SoftBank)是The Sandbox最大的支持者之一。它是一家日本跨国集团控股公司,总部位于东京港区,专注于投资管理。主要投资于技术、能源和金融领域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一直是优步(Uber)、WeWork和Slack等其他公司的支持者。

目前Sandbox还没有完全向公众发布,只有一个公开的Alpha版本。Sandbox Metaverse的alpha版本于2021年11月29日面向公众推出,但之后没有更多的更新,《The Sandbox》的最初手机游戏仍然是《The Sandbox Evolution》。

四、产品品质的对比

Sandbox和Decentraland都有自己的游戏粉丝。从画质来说,The Sandbox目前拥有比Decentraland更优质的图像画面。但是,用户必须下载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才能访问沙盒。

作为DAO,Decentraland则不同,它允许点对点的通信,并且保证不会以任何方式让用户正在讨论的内容或其他隐私被读取,包括Decentraland服务器本身。

五、元宇宙地产与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

除了上述差异之外,投资者们需要留意不同的交易场所对这两种地块的接受程度不同。目前元宇宙地块都可以使用中心化交易所,如Coinbase, eToro和Gemini轻松购买MANA。但如果想购买SAND,最好的地方是Gemini,因为SAND目前还不能通过Coinbase购买。

用户也可以使用许多流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购买MANA和SAND。MANA token和SAND token都是以太坊ERC-20 token。投资者可以使用ETH或其他流行的ERC-20代币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轻松地交换到这些代币。和这些代币相关的流行去中心化交易所包括Uniswap、Metamask Swap和Sushiswap等。

随着元宇宙地产经济的发展,虚拟买地也出现了按揭服务。美国元宇宙技术公司TerraZero Technologies已经宣布,它批出了全球第一宗“元宇宙房地产抵押贷款”,让客户能在Decentraland购买虚拟房地产。

分类: 01Assets, News, 奇点专家, 数字资产

  • « 上一页
  • 1
  • …
  • 7
  • 8
  • 9

Copyright © 2025 · Outreach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登录